發布時間:2023-03-14 10:00:00 | 來源:中國網 | 作者:孫婉露 | 責任編輯:孫婉露
有些外國朋友看到中國政治領域有一個現象:作為最高權力機關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,對于立法以及其它重大決策,好像很少投出反對票,有時候對一項決議甚至是大會全票通過。于是外國朋友就會有疑問:這到底是真民主還是“走過場”?再進一步說,在中國,唯一執政黨——中國共產黨領導一切,那么,它如何在實踐中真正體現最廣大人民的意志?
首先,我想說,民主是全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。西方國家在過去幾百年的政治和社會發展歷史中,形成了代議制民主制度,以議會選舉和兩黨制、多黨制為主要特征。也因此,一些西方國家會拿這一標準去衡量中國的政治制度。
但是,世界各國追求民主,其初衷是希望人民能夠在國家治理中,有發言權、有參與感。這也意味著,民主是一個結合國情、結合實踐不斷探索、發展的過程,民主不應也不會只有一種制度或形態。
在過去70多年里,中國不斷完善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體系,在國家治理中,逐漸呈現出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形態。這種民主形態所關注的不僅僅是“投票”,還尤為強調“持續而廣泛的參與”。
我來跟大家分享一個事例。2020年,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了新中國第一部民法典。在此前,歷時五年的民法典編纂工作中,立法機關前后共10次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,有42.5萬人參與提供意見,總數達102萬條。
而且,全國人大每一次審議各分編草案后還會到地方調研。比如針對物業糾紛等老百姓反映強烈的問題,立法工作組會深入小區、居委會,專門找物業代表舉行座談,聽取基層意見。
完整版民法典草案面世后,全國兩會期間,代表委員們對草案進行了審議和討論。根據各方面意見,草案又作了100余處修改。
像這樣的開門立法、開門決策,是中國各級立法和行政機關的工作要求。我們說的“開門”,其實是有兩層含義,一方面,公眾可以進來參與決策,比如通過公開征求意見、聽證制度等等;另一方面,決策者也要從屋里走出去,主動深入基層、深入群眾了解民意,中國凡制定重大決策,必是調研先行,就是這個意思。這些使民眾得以平等有序地參與政策制定,政府也能更廣泛地聽取民意、吸納民智。
我想再舉一個例子,就是2009年中國啟動的新一輪醫藥衛生體制改革。之所以想談這個,是因為醫療改革所牽涉的相關利益群體太多了。從普通群眾,到醫藥零售行業、醫藥生產企業,無一不受到改革的影響。參與政策制定的各部委之間都有很多的意見分歧。情況非常復雜。
那么,如何推進呢?中國采取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協商,各層面的協商。
比如,針對公立醫院改革,當時的衛生部、財政部、發改委都有各自的思路。他們在起草各自負責的版塊時,會事先進行溝通,優先在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上達成共識。對解決不了的爭議點,醫改協調小組會召開部門間協調會,進行商討、磨合。
而且,整個政策醞釀的階段,也不是一個閉門造車的過程。決策部門就公立醫院的改革進行了獨立的專題調研,走訪多個省市,與官員、基層醫護人員,以及工人、農民等普通群眾座談;同時,還通過舉辦研討會的方式,把海內外的政策專家“請進來”,參與溝通、協調。
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,是中國特別重要且有特色的民主形式。而協商,就意味著它不是簡單票決、“一錘子買賣”,而是通過溝通討論,把多數派和少數派的意見盡量都反映出來,取得共識。如此,民眾有更多機會進入政策制定的軌道,政策也得以最大程度地向前推進。
還有很多例子無法一一詳細展開。
每年,中國出臺數以萬計的、大大小小的立法和政策,都在努力實踐著全過程人民民主。
民主不是一個抽象的東西,它應該是具體的,應該能夠讓人們真正地參與到政治生活實踐的各個環節。中國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,不斷完善民主選舉、民主協商、民主決策、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等各環節制度,追求的就是在國家權力運行的全過程中,人民都有機會參與,主張都能被聽到。
我們現在再來看開頭的問題,為什么到最后投票的環節,反對票很少?這是因為在整個政策制定過程中,全社會絕大多數人的利益和訴求已經被充分體現了出來,最大范圍凝聚了共識。
中國人說,“有事好商量”。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,找到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,這就是人民民主的真諦。
當然,當今世界上,沒有任何一種政治制度是完美的。道路漫漫,唯有上下求索。扎根于五千年中華文明土壤,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,為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,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續奮斗。行而不輟,初心不易。
中國共產黨的求索之路,也將與其它國家治國理政的實踐相映成輝,共同構筑起人類政治文明的燦爛圖景。
(本期部分資料參考:
1、新時代的人民法典——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誕生記
2、《中國式共識型決策:“開門”與“磨合”》)